2022-06-28 17:06:38
金黃的麥穗隨風搖動,北京市順義區(qū)“三夏”生產進入高峰期。北斗導航、無人駕駛等硬核科技裝備,成為今年順義區(qū)夏收夏種的一大亮點。
無人駕駛玉米播種機正在播種玉米。
在興農天力、鑫利、萬順旺等農機合作社,裝有農用北斗作業(yè)監(jiān)測終端和北斗導航農機駕駛系統(tǒng)終端的收割機、玉米播種機已深入助力順義區(qū)“三夏”生產作業(yè)。
在興農天力合作社,玉米播種機正在智能化作業(yè),該播種機安裝了衛(wèi)星接收天線、車載導航終端、行車控制器、液壓閥等裝置。這些裝置的加持,提升了農業(yè)作業(yè)效率和智能化,也減少了農作物收割播種的損耗。該合作社總經理陳國龍表示,今年有26臺裝有北斗終端的農機參與到夏收夏種工作,提升了合作社‘三夏’生產作業(yè)效率,6800余畝小麥不到6天就完成收獲。
基于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玉米播種機直線定位精度可達2.5厘米,誤差在正負3%以內。興農天力合作社機手馬玉康正嫻熟地操作著設備,他有著20年的農機操作經驗。“和裝有北斗終端的農機相比,我們還真得甘拜下風,不需要有人駕駛,農機可以根據設定路線勻速行駛,比以前憑經驗操作更精準。”馬玉康說。
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車載終端。
北斗終端的應用助推了農業(yè)數字化。在農機安裝一個智能監(jiān)測設備,通過手機、電腦等客戶端,用戶可隨時隨地輸入賬號密碼查看作業(yè)信息。在鑫利農機合作社,總經理助理張金打開微信公眾號,向記者展示農機玉米播種和小麥秸稈粉碎情況。“特別方便,現在在辦公室內,就能實時看到地里的農機作業(yè)情況、是否有故障等。”
今年順義區(qū)共有約12萬畝小麥進入收獲期。“市區(qū)兩級農業(yè)主管部門制定了相關政策,引導農機服務組織、村級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安裝科技設備,并給予相應補貼。”區(qū)農服中心農機服務科工作人員劉秀芹介紹。
截至目前,順義區(qū)在多種農機裝備上共安裝北斗終端200余臺,其中小麥收割機98臺,秸稈粉碎機72臺,玉米收割機、小麥及玉米播種機等30余臺。
來源: 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
作者:李在濱 蘆曉春
編輯:王婕